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上海首创“基础研究特区”,助力更多“从0到1”原始创新_当前关注
两年前,29岁的复旦大学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青年研究员刘春森入选“基础研究特区”计划,他主攻的项目得到400万元支持,本人也成为“特区计划”最年轻的入围者。
5月13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上海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上海首批“基础研究特区”之一的复旦大学,刘春森与记者们分享了他的感受。
(资料图片)
“青年教师正处在科研创造的黄金阶段,有时间、有想法、有冲劲,却因为缺乏经验难以获得大项目支持,招生也更受限。基础研究特区项目是我入职后的首个项目,一下子就获得超百万元资金和长达5年的稳定支持,借助相关政策,我被认定为博导,团队也由3人小组成长为11人的博士团队,得以在关键领域大展拳脚。”
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核心是基础研究。2021年,上海在全国率先设立“基础研究特区”,依托本市基础研究优势突出的机构,赋予特区充分自主权,支持特区自由选题、自行组织科研、自主使用经费,探索科研组织管理机制创新,引导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从事前沿探索。目前,上海已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6家机构设立“特区”,以5年为一个周期,对试点机构的基础研究进行稳定支持。
目前,上海的6个“基础研究特区”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或国家重大需求,根据自身学科优势遴选项目,探索更适合基础研究特点的管理制度,力争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围绕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等领域,复旦大学遴选资助37项瞄准原创前沿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项目。复旦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徐晓创表示,特区计划的关键在于“选好人、选好问题”,重点支持具有原创思想的青年科研人员,鼓励凝练和提出高质量基础研究科学问题。
“允许坐冷板凳,更允许年轻人试错。”在刘春森看来,“特区计划”最大特点是自由探索,不限技术路线,不设硬性考核指标,让科研团队能够真正安下心来大胆闯。
作者:周渊
图片:邢千里摄
编辑:朱伟
责任编辑:唐玮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