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劳动者之歌|周英杰:让“折翼天使”有梦和远方-每日热议
一字字手把手地辅导练习,一遍遍重复穿衣如厕这类基本生活技能,一个简单指令往往要教上百遍才有反馈,面对无数次真诚付出后得不到应有回应的挫败,她却一直坚守特殊教育一线,对这些“折翼天使”不离不弃。她说“爱心和专业是特教老师的左膀右臂”,16年来她用爱心温暖残障学生的幼小身心,用专业支撑他们的健康发展。她就是2022年北京市优秀教师、延庆区特殊教育中心教师周英杰。
01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梦想照进现实时
并没有鲜花和浪漫
从事特殊教育,是周英杰的主动选择。由于母亲和姑妈都是教师,耳濡目染中她对教育产生浓厚兴趣,立志长大后也要当一名教书育人的园丁。
2003年,周英杰考入南京市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系统学习专业知识。2006年毕业时,恰逢延庆唯一的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专业对口,又是本地人,她顺理成章来到这里工作,和学校共同成长。
当梦想照进现实时,并没有什么鲜花和浪漫。初出茅庐的周英杰面对的不是在聋校实习时接触到的安静聋生,而是一群身心发育迟缓的残障儿童。工作第一周,学生们表现各异,有的不听话,有的大喊大叫,还有的动手推人,即使受过专业训练,她也不禁连声叹气,不知道要怎么去面对。
难道要打退堂鼓吗?不服输的周英杰开始寻找一个平衡点,就是努力发掘每个孩子的优点,而不是抗拒这种教学环境。熬过最初的适应期,她习惯了特教学校的氛围,发现孩子们就像一个个小太阳,“他们也许不认字,也许不会说话,但是相处一段时间后,他们每次见到你都特别开心,笑容灿烂,见面还会拥抱你,我觉得这些孩子特别可爱。”
就这样,周英杰逐渐忘记沮丧,全身心投入到特教事业中。
02
她的努力
让残障孩童家长看到希望
延庆区特殊教育中心的办学宗旨是“为孩子的自食其力奠基,为孩子的一生幸福铺路”,要教育身患智力障碍的儿童,光有情怀是不够的,还要持续开展科学有效的专业实践。
面对这些存在严重认知障碍的孩子,周英杰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年龄特点,在日常教学中采取小步走、多循环、多反复的教学方式,滚雪球似的一点点积累知识。她以落实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为课堂教学准则,总结出“四动五学六评”的教学模式,通过动口、动脑、动眼、动手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学、模拟中学、生活中学、家庭中学、社会中学,借助笔试评、情境评、生活评,展示评、记录评、追踪评,使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动手操作,开始用脑思考。
周英杰先后教过生活语文和生活数学两门学科,上课时尽可能地创造生活化情景,借助各种教具帮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为此,每堂课前她都要做很多准备,照相片、录短视频、做课件……她自制学习材料时,会细心考虑学生身体状况存在差异的特点,视力好一点的卡片就做成标准版,视力不好的卡片要做大一些,情绪不稳定的要把卡片塑封起来,还要剪成圆角,既避免学生受伤,又可防止学生激动时把卡片撕坏。
有一次,自闭症学生小福在课堂上大声尖叫,不停地踢桌子,周英杰想出一个办法:带着他去校园里跑步,在运动中释放其过剩的精力。一圈又一圈,操场上留下师生奔跑的身影,小福从开始的漫不经心,渐渐变得眼神凝聚,步伐越迈越坚定。跑了20多分钟回到教室后,小福情绪平稳下来,能够安静地继续参与下节课活动。
这样的教育持续了一段时间,在一次和外班老师的交流中,平时不会表达情感的小福清晰地说出“我只听周老师的”。同事把这句话告诉了周英杰,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小福终于理解并接受了她。那一刻,她既惊喜又欣慰。
棋棋的智力发展低于同龄孩子,行为刻板,影响到他进入普通小学读书,父母为此非常苦恼。周英杰对棋棋进行全方面评估后,对他的感知觉、沟通交往、情绪行为三方面进行干预,用棋棋喜欢的物品作为强化物,建立沟通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棋棋的刻板行为得以缓解,与老师和同学的沟通变得流畅自然,顺利转入普通校学习。
离校时,棋棋的父母声音哽咽地与周英杰道别,“周老师,没有您,棋棋回不了普小,您让我们全家看到了希望……”随后一个深深的鞠躬。周英杰也不禁流泪了,深深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03
不仅是知识传播者
还是情绪康复治疗师
随着政府对残疾人群体的扶持力度加大,轻度智障儿童可以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在特教学校读书的学生基本都是重度以上残疾,学习难度极大。受过系统专业训练的周英杰精心为这些学生精准制定成长目标,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缓解不良情绪,提高自控力,降低攻击自己或别人的频率。
“如果孩子正处于情绪不稳定期,老师要营造一个比较安全、平静的环境,等到激烈的情绪过去后,再进行行为干预训练,帮助学生克服情绪障碍。针对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老师要结合自己所教学科,对其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周英杰不仅是一位知识的传播者,还成为一名康复治疗师。
唐氏综合征患儿小林兼有自闭症,刚来校时情绪特别不好,不跟别人说话,还特别排斥老师。有一次周英杰进班时,他一直往外推她,并堵在门口不让她进。她想表达善意,他却不让碰,看人时冷冰冰的,上下打量。
周英杰没有气馁,而是花费了极大的耐心,用了一两年时间接触小林,通过见面打招呼、上课时跟他握手、鼓励他去黑板上画画、一起做游戏、多夸奖等小办法,一点点建立起信任。相处时间长了,师生形成一些默契,小林开始接受周老师,多叫他几次他就会过来,每次看周英杰进班,他就专注地盯着她说话。
小林2022年毕业后,能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小活,与周围人相处融洽,还能陪着父母遛公园、逛超市,与六七年前刚入校时的完全自闭形成鲜明对比。
04
连续9年被聘为
北京市特教兼职教研员
科研是特殊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工作以来,周英杰有40余篇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市级奖项,主持、参与了“农村培智学校包班制下班级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和“农村培智学校性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两个市级课题,带领课题组成员编写出《培智学校性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和《包班制下班级课程设计与实施手册》,其中包班课程设计已在全校一至三年级推广,更好的促进特教学生的成长。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周英杰连续9年被聘为北京市特殊教育兼职教研员,连续三届被评为延庆区骨干教师。2019年,她还在“第十一届全国学校性健康教育学术研讨会”上做了主题发言。
脑瘫学生走得越来越稳健、自闭症学生能够情绪稳定地参加活动、唐氏综合征学生认真地制作手工……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实现的点滴进步,让周英杰感受到来自职业的幸福感,并对今后充满信心,“过去真是没白干,以后还得这么干。”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