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缝香囊……泸州这样过端午 全球新视野
四川在线记者 范芮菱
龙舟竞渡,粽艾飘香……6月22日,农历五月初五,又到一年端午时,为了充分展现端午传统文化的魅力,泸州多地推出丰富多彩的活动。
“先弄棉花,再撒香药,将棉花和布包得紧紧的,最后用针线把这块儿缠紧,这就是做‘头’的一步。”在纳溪区上马镇上马社区的农家小院里,77岁老人赵渊明正在教孩子们怎样制作一个“香猴子”端午香囊。
(资料图)
在赵渊明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发挥自己的巧思,一只只各具特色的“香猴子”端午香囊逐渐成型。随后,大家又开始学习制作简易荷花灯。
西南医科大学龙舟队。西南医科大学供图
对于西南医科大学龙舟队来说,这个端午节很不一般——他们将代表泸州,参加于6月23日至24日在尼泊尔博克拉举办的首届“中尼友谊龙舟赛”。
“队员们都非常振奋,希望能在比赛中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赛出气势,用体育架起中尼友谊的桥梁。”西南医科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刘昊说。当前,队员们正在全力训练,力争赛出好成绩。
该校国际教育学院还组织15名国际学生参与“粽叶青青端午至,纸间跃然中华情”剪纸体验活动。
来自孟加拉国的国际学生永乐担当了本次活动的“文化大使”,她用生动形象的文字和故事向同学们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国际学生们纷纷给出了自己对端午的了解。
蜡染“粽子香囊”。张勋 刘媛 傅泽瑞 摄
在泸州市古蔺县箭竹苗族乡,苗家阿姐们正在一起忙碌着包粽子、缝制蜡染“粽子香囊”。
处理过后的蜡染土布,绘制上苗族传统图案,再用刺绣点缀上不同的颜色,风格独特。随后填充好棉花和中草药,缝制成粽子模样,和食用粽子放在一起相得益彰,有着浓浓的端午气息。
“这是苗家蜡染粽子香囊,它用了蜡染技艺,在蜡染基础上用刺绣对其进行点缀,让它颜色更好看。香囊不仅有安神驱蚊作用,还有传达情谊、寄托祝福等美好寓意。”箭竹苗族乡蜡染技艺人侯松介绍。
箭竹蜡染“粽子香囊”所用的是中国民间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纺织蜡染技艺。为了挖掘和传承本地苗族非遗文化,箭竹苗族乡打造了苗族非遗体验基地传统工艺制作坊,成为周边群众体验传统民族手工艺的好去处。
龙马潭区金龙镇中心校学生正在缝制端午香囊。杨尚威 摄
端午节前夕,龙马潭区金龙镇中心校教师刘洋带领学生们缝制端午香囊,感受中国传统民俗,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
手指舞动间,一个个形态各异的香囊被缝制完成,学生们在欢声笑语间,感受浓浓的节日气氛,学习并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为了营造温馨端午民俗氛围,江阳区华阳街道瓦窑坝社区则开展了“浓情端午,爱满社区”传统文化活动。
一大早,居民们就来到活动现场包粽子,从装米、裹粽到绑线,多个步骤一气呵成,不一会儿,一个个精致的粽子就诞生了。现场还设置了套圈游戏,到处都弥漫着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