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由“要我分”变“我要分”

2023-05-28 07:10:58 来源:文汇

居民在志愿者指导下进行垃圾分类。(采访对象供图)


(资料图)

抱着层层堆叠的快递纸箱,本该立着垃圾桶的投放点却空空如也,刚搬来东苑半岛花园的居民褚小姐还没习惯这里的投放时间。她犹豫的当口,物业保安及时出现,一把接过纸箱," 帮你送到小华那去。"

提起 " 小华 ",东苑半岛花园的居民几乎都认识他,小华全名华明芹,在小区做了 15 年保洁员。在这个占地面积近 22 万平方米、常住人口 4000 余人的大型小区,华明芹这样回忆:这里曾在一夕之间,将 77 个垃圾投放点锐减至 4 个。但小区垃圾分类推进井然有序、成效显著。志愿者巡逻队伍日渐精简,日均干垃圾量减少,居民参与各种分类活动的积极性不减。

小区在 2020 年获评闵行区垃圾分类 " 精品小区 ",其中究竟有何门道?" 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三驾马车’打好配合,磨细管理‘颗粒度’;鼓励、引导居民将垃圾分类新风尚培养成每个人的日常好习惯。" 古美路街道平吉三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马雪花这样总结。

目光回到垃圾分类的 " 最小单元格 ",东苑半岛花园的垃圾箱房来了几张旧沙发,将成为小区重塑回收服务流程后的首批对象。

" 让居民知道垃圾分类是一件必须认真做的事 "

黝黑的肤色,是常年从事户外工作的印迹。

15 年前,华明芹夫妻俩来到东苑半岛花园担任保洁员。前十年里,他担负着小区内 77 处点位 200 多个垃圾桶的倾倒工作。

" 小区干净与否,不在于垃圾桶摆得多不多。" 华明芹说,尚未推行垃圾分类时,哪怕在每幢楼下都设置投放点,仍有不少人将垃圾袋在门洞口一放了事," 反正会有人来收的 "。

这种事不关己的心态忙坏了华明芹。直到 2019 年小区全面推行垃圾分类,他不用再 " 打游击 " 式收桶,工作变得规律、规范:6 点,冲洗垃圾桶、装车运至 4 个定时投放点;7 点至 9 点是投放垃圾时间,桶满了就及时更换;9 点后,处理干湿垃圾、打包整理可回收物、清洗垃圾桶;下午和晚上再重复这一过程。

居民视角下,垃圾投放点总是干干净净,连垃圾箱房也没任何异味飘出,小包垃圾堆放在楼下的情况基本绝迹。

据马雪花介绍,小区召开多次协调会、居民代表座谈会、志愿者沟通会,量身定制了《平吉三村生活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77 个垃圾投放点如何减少、放在哪里?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并结合实际情况决定,设置 4 个定时投放点加一处 24 小时投放点(垃圾箱房),兼顾每个区域居民的便利度;这种规范制度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愈加人性化,比如近年来小区新增了 " 节假日 " 投放时间段,早晚各延长半小时,更符合居民作息时间。制度化产生的有效性,也吸引了居民参与,共计有 150 名居民成为垃圾分类志愿者,建立值班制度,指导破袋、分类,不亦乐乎。

" 干垃圾、四分类桶都有自己的专属驳运车,不能混装也不能乱停。" 虽然华明芹整日与垃圾 " 打交道 ",但他格外在意这些细节,驳运车洗刷得干干净净。在他看来,尊重规范本身也是一种无形的宣传," 让居民知道垃圾分类是一件必须认真做的事 "。

" 柴米油盐酱醋茶 " 外第八件事

" 垃圾分类迈向精细化,就要着眼于居民的感受度,不断改进和提升。" 马雪花介绍说,小区正致力于让垃圾分类成为居民内心认可的 " 柴米油盐酱醋茶 " 之外的开门第八件事,由 " 要我分 " 转变为 " 我要分 "。

首先从便利、舒适着手,小区业委会对 4 个定点定时投放点位的洗手池进行改造,并在投放点铺设地砖和隔垫,方便撤桶后的地面清扫。

此外,小区有一幢居民楼正对着垃圾箱房,为解决噪音和异味问题,小区特地重新排布了污水排放管道,将冲洗垃圾桶等工作的位置移到距离居民楼最远的角落,容易产生噪音的整理工作都在专门小屋内进行。" 垃圾分类精细化的成效,这幢楼的居民最有发言权。"

华明芹还有一个妙招,工作时遇到居民,他总是主动留下手机号,当居民遇到搬家具之类的重活,一个电话他就来了。" 以心换心 " 的服务关系,让 " 小华 " 在东苑半岛花园不只是一名保洁员,也让垃圾分类不再只是保洁员一个人的工作。

古美路街道城建中心提供了一则数据对比,2019 年刚启动垃圾分类时,街道平均一天要扔出 93 吨干垃圾,今年 3 月这个数字是 68 吨。据介绍,干垃圾减少说明回收更精细,其中的可回收垃圾被各小区的居民、志愿者更精心地分出来,投向可回收垃圾桶," 事实证明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是一件人人有责、人人可为的事。"

作者:周辰

编辑:钱亦琛

*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最新内容